碳酸锂暴涨30%!赣锋预言26年冲15万 10大产能龙头完成筑底要起爆
值得注意的是,11月17日晚间,美股锂矿股也出现暴涨,ALBEMARLE上涨6.2%,SQM股票上涨7.6%,LISTED LITHIUM股票上涨11.1%。
值得注意的是,11月17日晚间,美股锂矿股也出现暴涨,ALBEMARLE上涨6.2%,SQM股票上涨7.6%,LISTED LITHIUM股票上涨11.1%。
就在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上,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,给出了对未来两年锂价的新判断。简单说一句——2025年锂要变紧了,2026年可能又要涨价了!
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天赐材料”),作为注册于广州的大型民营企业,2014年登陆深交所挂牌上市,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同为徐金富,由致同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工作。
同事前阵子随手买了只有色股,不到三个月账面浮盈快40%;朋友天天刷到“资源新周期”的说法,看着紫金矿业、洛阳钼业的股价天天飘红,纠结得睡不着。加仓怕站岗,不买又怕错过下一波涨幅。2025年A股的“黑马板块”里,有色金属绝对排得上号: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指数年初至今
在新能源车与储能行业持续高增的背景下,锂作为核心上游原材料,需求端长期增长逻辑稳固。当前锂价已逐步触底,高成本产能出清推动行业供需格局优化,具备优质锂矿石资源、低成本产能与稳定供给能力的龙头企业,有望率先受益于行业复苏。以下梳理8家锂矿石赛道核心龙头标的,从资
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整,碳酸锂价格又站稳了8万元/吨关口,展现再次冲击9万元/吨的向上突破态势。今年5月,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曾跌至5.8万元/吨的低位,如今向上反弹幅度达50%。
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整,碳酸锂价格又站稳了8万元/吨关口,展现再次冲击9万元/吨的向上突破态势。今年5月,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曾跌至5.8万元/吨的低位,如今向上反弹幅度达50%。
【美政府停摆将结束】美国国会众议院当地时间12日晚正式通过一项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,预计很快将交由总统签署生效,从而结束已持续43天的创纪录美国联邦政府“停摆”。
最近市场对赣锋锂业的争议不少,有人说“不能高看它”。这到底是偏见还是有真实逻辑支撑?今天咱们用最新数据和硬核分析,把这事聊透。
在宁德时代(300750.SZ)增持天华新能(300390.SZ)的同一时间,另一家锂盐厂盛新锂能(002240.SZ)也在被下游厂商“抢注”。据盛新锂能昨日晚间公告,公司终止发行H股股票,同时宣布拟引入中创新航(03931.HK)和华友控股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
康隆达成立于2006年12月29日,于2017年3月1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,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浙江省。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劳动防护手套制造商,具备全产业链生产能力,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前列。
调研纪要:公司在Wi-Fi MCU细分市场出货量全球第一,在更广泛Wi-Fi芯片市场位列前五,客户遍布海内外。模组及开发套件业务占营收约60%,增长动力来自智能家居、工业控制等领域,未来将结合云与I平台增强生态粘性。Wi-Fi 7芯片处于内部研发阶段,进展将依
调研纪要: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.37亿元,同比增长11.43%,净利润1.33亿元,同比增长34.10%。第三季度营收3.46亿元,净利润4,806万元,同比分别增长21.30%、38.33%。芯片电感进入客户验证元年,已获国际厂商小批量订单,多款产品在测试
调研纪要:公司目前产能利用率已超70%,正积极匹配客户扩产节奏,加大设备投入。后续排产情况良好,明年一季度生产计划将视客户需求确定。AI眼镜结构件当前收入占比较小,但未来出货量有望大幅增长。大电芯以铝壳为主,单GWh价值量略有下降但利润率稳定。海外项目稳步推进
中矿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矿资源”)于2025年10月28日通过电话会议形式举行路演活动,同时接受特定对象调研。本次活动吸引了申万宏源证券、五矿证券、兴业证券、富国基金、高盛(亚洲)等超百家机构参与,公司管理层就2025年三季报业绩、各业务板块进展
短期宏观氛围向好,拉动商品价格普涨,碳酸锂价格或偏强运行,随着市场宏观情绪消退,锂价或再次回落。综合上述原因,预计11月碳酸锂价格呈震荡走势,震荡节奏为先扬后抑。
近期两款新能源汽车接连发生电池爆燃事故,让“电池安全”再次成为行业焦点。而被业内视为新能源车“换心”关键的全固态电池,正迎来技术爆发期——全球超30家企业密集布局,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突破不断,不仅能解决传统液态电池的安全隐患,还能让电动车续航轻松突破1000公
刘先生(化名)今年 45 岁,最近在洗澡时发现胳膊肘、膝盖内侧、耳后居然出现了红斑、脱屑——被皮肤科医生诊断为 牛皮癣(学名 银屑病)。他惊讶地问:“我平时也没太大异常,怎么我会得?”
1).高碘长期摄入高碘可导致甲状腺球蛋白的碘化增加,致使其抗原性增强而诱发免疫反应 。
随着柔性电子、人机交互和能量收集技术的快速发展,软离子导体因其独特的可拉伸性和导电性能受到广泛关注。然而,传统离子导体多依赖石油基材料,面临可持续性与环境持久性的严峻挑战。生物基单体如硫辛酸及其聚合物虽展现出可回收和自愈潜力,但其离子电导率低、设计自由度有限,